为进一步发挥“文学皖军”力量,以文学书写新时代乡村变迁、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继合肥、芜湖、阜阳站之后,由省文联、省作协主办的“和美的魅力—乡村全面振兴中的安徽故事”采风创作活动第4站,于2025年9月7日至11日在六安市叶集区、霍邱县开展。本次采风活动由省文联党组成员、主席、书记处书记、省作协主席陈先发带队,省文联副主席许春樵等8位作家参加,此次采风旨在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反映安徽乡村全面振兴伟大实践,引导广大文学工作者用心书写江淮大地新时代山乡巨变的鲜活篇章,创作出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的精品力作,以文学力量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五月,安徽、河南两地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叶集—固始“一河两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区发展规划》,叶集区大手笔规划“一河两岸一座城”,与固始县围绕项目共建、民生共享方面展开一系列合作,两岸百姓充满期待。
7日下午,采风团成员抵达叶集区,便深入“一河两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区,先后参观智能家居企业科凡智造与史河五里拐橡胶坝管理站。在科凡智造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智能设备精准完成切割、组装等工序,直观展现叶集产业转型升级成果。在跨越皖豫两省的史河岸边,采风团成员见证了皖豫两省共同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的新风景。
次日,采风团关注文化传承,深入挖掘当地特色。上午,走进姚李展览馆,通过图文与实物,系统了解姚李镇在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方面的历程;前往三元乡,探访“守面人”,观看手工面制作全程,感受传统手工艺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鲜活生命力。下午,采风团来到知青点与平岗切岭,追溯叶集农业发展历史与奋斗记忆;随后走进江淮果岭综合文旅项目,与农户、项目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项目从规划到建设的全过程,以及其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的实效,一颗颗饱满的秋月梨,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9日上午,采风团将目光投向红色文化与人文历史,先后参观叶集红色文化展览馆(徐贵祥工作室)、台静农纪念馆和蒋光慈革命文化纪念园,探寻叶集深厚人文脉络。下午,参与叶集区纪念“未名社”成立100周年座谈会暨《韦丛芜文集》新书发布会等系列活动,省文联副主席许春樵出席纪念座谈会,参与嘉宾访谈。
霍邱县位于淮河中游南岸,水系众多,农业、畜牧业底蕴深厚,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艾草、鹅肥肝等特色产业,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取得良好成效。
10日下午,采风团深入特色产业一线,赴彭塔镇西隐贤村艾草种植基地和加工厂,了解艾草种植与配套产品加工情况。在艾产品生产车间里,只见员工们按照订单赶制艾条,装包堆放,根据客户需求制作艾柱,满负荷生产;在产品仓库、展示大厅,工人们正清点货物种类、查验产品质量、规划未来发展。缕缕艾香弥漫在乡村,而一缕缕诗情也正在作家们的心间酝酿。
在素有“鹅肥肝之乡”美誉的孟集镇,采风团一行深入霍邱鹅肥肝生产企业,详细询问朗德鹅养殖、产品加工及进出口业务,直观感受霍邱绿色产业的发展活力。据了解,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朗德鹅在霍邱土地上“生根发芽”,如今养殖量达500万只,年产朗德鹅肝5000吨以上、鹅肉等副产品22500吨以上,形成从种鹅繁育、养殖、填饲、屠宰、深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条,朗德鹅系列产品产值18亿元,呈现出“五里一场、十里一企”的发展格局,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9月11日上午,采风团行程转向工业领域,先赴周集镇文联开展文学交流,随后走进六安钢铁控股集团,深入了解现代钢铁企业的生产流程与发展规划,切身感受霍邱工业发展的强劲脉搏。
“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融,自然与人文在此处共生,叶集与霍邱的乡村振兴实践,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采风活动结束时,采风团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采风活动,大家行走于田畴沃野、项目基地,穿梭于古镇新村,深切感受到两地在产业发展、生态治理、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创作提供了鲜活素材,接下来作家们将围绕采风中所见所闻,力争创作出一批文学作品,通过文学视角讲好安徽大地上的“乡村蝶变”故事。
据悉,“和美的魅力—乡村全面振兴中的安徽故事”采风创作活动将继续开展下去,未来还将组织作家走进更多乡村,持续推动文学与乡村全面振兴深度融合,让文学之花在江淮大地上绚丽绽放,为安徽乡村全面振兴书写更加精彩的时代篇章。
六安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时军,叶集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雷鸣,霍邱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统战部部长兼县政协党组副书记王晖,叶集区文联主席吴奇,霍邱县文联主席王亚等先后参与活动。
来源:安徽省作家协会